国内考研已经成为了热潮,有80%的同学都选择考一下研!害怕找工作的要考研,还想继续当学生的要考研,为了提高学历的要考研,更有些不知道自己下一阶段要做什么的也要考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今国内的考研和高考一样。
国内现在的硕士培养,也从过去强调3年制的学硕,开始转向2年制的专硕,而且很多学校都取消了硕士的导师,所谓专硕就是以授课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就业为导向的这么一个东西。
国内考研很看重你的出身校,如果想考到一所985类院校,那么你的出身校也不能太差。
而在日本考修士,出身校和国内相比就不太重要了,除了东大等著名校外,一般教授会更看重你修士考试的成绩、语言能力、研究计划书这些实打实的水平能力,真的有实力就可以上,不用背着你出身校的名字出现在考场。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设立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大学里的“大学院”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机构,有硕士(学制2年)、博士(学制3年)学位授予权。
其中博士课程前期2年也视为硕士课程,博士课程后期3年。
按竞争激烈程度来看,日本考研成功机率高,但是在日本选择院校时,要确认好该院校是否是中国承认的!
国内研究生入学是报考制,入学是由考试来决定的。而日本大学院修士的入学、是由教授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教授内诺制”。
两种教育制度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国内,除了法律、MBA等特殊专业之外,广大考生只要通过了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就有进入复试的资格,就有可能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来改变研究生的专业方向。
而在日本,教授的权限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参加教授会审核的资格,还是参加修士面试的机会,这都是由教授个人决定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命运是掌握在教授手中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授在接收学生时是非常慎重的。如果感觉你通过两年的修士学习,可能没有能力升学或毕业的话他们基本不会接收这个学生。
国内的硕士研究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研究只是辅助性的,所以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可以在研一期间学习、补充的,研二开始确定研究课题,准备硕士论文是完全来得及的。
而日本的大学院修士课程是以研究为主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入学前必须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研究能力,明确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入学后修士课程的选课、学习都是围绕研究课题来进行的。多数学生在询问换专业的时候,升学指导的老师都会说比较难。因为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情况下,教授基本上不会接收。有些同学便申请研究生,认为一但成为研究生就能100%成为正式院生。
实际上,有一部分学生更换了教授重新读研究生课程,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回国,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了通过其他途径留在日本。还有的同学被教授安排去从大二,大三重新读专业课读上来。所以读研究生并不意味着就能100%顺利进入院生阶段。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换一下研究的专业领域呢?
1)大学期间就读第二专业,并有双学位证书;
2)从事了两年以上其他专业的工作,有一定的业绩和实战经验。
此外大学在读期间兼职过或自学过相关专业领域,需要能够对自己申请的专业提出独特的见解,这样申请起来的成功率才会更大一些。
所以,建议每一位想换专业申请的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拿到日本的修士学位,如果不顾实际,强行换跨度较大专业的话,要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去完成学业。
我们中日云学堂不定期进行直播关于日本留学的相关资讯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加小编微信zhongriyun_ling,随时获取直播信息。